餐館「吃」罰單 不離三原因

「商業自行車法」還必須提供「商業自行車貨遞員出勤名冊(CommercialBicyclistRoster)」。
華人餐館因衛生問題而「吃」罰單的現象也日漸頻繁,專家認為雖然防不勝防,仍需盡力而為,避免遭罰。京王事務所的罰單專家王京13日指出,餐館的罰單永遠離不開三大主題,一是食品溫度,二是食品監督持牌經理不在店裡,三是蟑螂鼠蟲。
參加座談會的人還紛紛表示,現在做餐館也不容易,若是因為無肥皂罰550元,無紙巾罰550元,無溫度計或溫度計損壞又罰440元,小商家沒有幾個可以持續撐下去,所以必須要知道法規,按章執行。根據華埠共同發展機構統計數據顯示,華埠的餐飲業者每年需要交納超過60萬元罰款,而餐飲業者更是見到衛生局檢查員就害怕,因為總是不知道他們會找出什麼毛病而開罰單和扣分。
王京介紹,從7月18日紐約餐館檢查法規改變之後,若是一年內的餐館扣分在13分以下,可免罰款。食品溫度問題是可以預防的,將食物都貼上標籤,記下時間,時間被控制了,溫度也隨著得到控制,一旦衛生局的人來詢問過時的食物怎麼處理,一定要回答「扔掉!」,絕對不能說留著自己吃或放進冰箱,在衛生局眼裡,過期的食物都是垃圾。
每間餐館都可以擁有幾位食品監督持牌人,法案規定餐館每分每秒都需要有一位持牌人在店裡,以前的法律限制持牌人可以離開15分鐘,但現在是一分鐘都不允許,罰單600元,外加扣10分。王京舉例,衛生局在一對福建夫妻因去醫院看望手術中的女兒而離開了餐館時開了罰單,事後兩夫妻拿著女兒的手術單去上庭,法官也沒有為他們免去罰單;還有一間餐廳的擋風玻璃被一名非洲裔砸碎了,餐廳業主即持牌人恰巧在衛生局來檢查時被請去錄口供,事後他帶著警察報告上庭,也沒有被減免罰單。
紐約是一座永遠無法解決蟑螂老鼠問題的城市,沒法殺完,只能避免。王京提議要把縫隙、洞穴堵住,安裝紗窗。即便是一個直徑僅四分之一吋的洞都會被開罰單。
王京還特意指出直接可以令到餐廳直接被衛生局關門的違規點,如餐廳沒有因為停水電和冰箱損壞而主動關門;馬桶和下水道堵塞或倒流;店裡發現20只蟑螂、100粒老鼠屎、20隻果蠅、兩隻小老鼠和三隻大老鼠等。(記者李玥:世界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