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島日報記者李子瑩紐約報道:如果餐館評級制度也能夠被打分,許多業者可能會對目前依賴突擊檢查來評分、甚至要求餐館立即關門整改的衛生局,毫不留情地寫上「F」。然而,這個一度令華埠餐飲業風聲鶴唳的評級制度有望在今年秋季作出修正,獲悉消息的華人業者昨(25日)表示贊成,盼望設立評級寬限期。年前的華埠餐飲業一度風聲鶴唳,幾乎每天突擊到訪的衛生局調查員,令區內餐飲業士氣低落。因為眾多嚴格要求常與華人飲食文化抵觸,最後導致多家餐館被勒令關門整改,並因此損失慘重。事實上,不僅僅是華人餐飲業遭受評級制度的打擊。「調查員每一次走進門我就心驚膽戰,」暫把街一西餐廳東主說,「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將會發生什麼事。」就在上星期,曾經被勒令關門整改的華埠宰也街某餐館,再次迎來了衛生局官員。這一次,難得到手的A級又突然被降到了B級。東主劉先生嘆息,無論做得多好,總會因為一些小事或語言溝通不暢而被扣分,「有時感到莫名其妙。」劉先生說。然而這個情況可能在今年秋季發生變化。多位民選官員致信社區指出,包括柯魁英等在內均為彭博市長力推三年的餐館評級制度打了個「F」,即不合格,並形容嚴苛的突擊評比嚴重打擊了小商業。柯魁英等提出了一條新例,包括要求衛生局官員在評分和發出罰單前,需要給予餐館一個整改寬限期。華人餐飲業協會會長陳鍵榕表示,餐館評級制度確令業界正視衛生問題,保障了食客的健康,長遠來說促進了餐飲業更有序、正規地發展。但是,缺乏教育基礎的突擊檢查,甚至封鋪,則帶來了負面影響。陳鍵榕認為,業界要提升的其實是認知與態度,尤其是從業人員對保持食品製作過程環境清潔衛生的意識,這僅靠對東主罰款難以達到目的。餐館東主劉先生對評級設置寬限期表示贊成。因為對上一次降級,他便因為會英語的兒子外出買早餐而無法回答官員一個提問,就從A級降到了B級,並坦言至今不知道為什麼。據瞭解,衛生局自評級制度實施後估計已收到4500萬元罰款,預計該法案若于秋季通過,可把罰款總額下降到3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