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島記者陳帆紐約報道:在華人餐館行業,由於不少業者缺乏對勞工法律的意識,因此常常身陷與員工的薪資糾紛中,更因此遭遇勞工部門的追究。勞工法律師特別提醒業者,如果遭遇勞工部門追究欠薪等問題,業者應積極應訴,一味逃避可能發展成刑事責任問題。
在華人餐館行業,不少業者都有過被員工控告欠薪、超時工作的經歷。在面對這些問題時,不少華裔餐館業者顯得束手無策,更想出以關門大吉,宣布破產倒閉來應對,或者索性人間蒸發,對勞工局的追查通知採取不理不睬的態度。
華裔李先生目前經營一家位於上州的中餐館,但在不久前被餐館外賣郎向勞工局投訴其欠薪,而令勞工局介入調查。李先生苦惱於生意不好做,已到了難以支撐下去的程度,同時又遭遇勞工局追究,感到很無奈,希望將餐館關門大吉,並於日前求助美國華人餐飲業者協會,了解相關的法律規定。
勞工法律師杭劍表示,一旦勞工局介入調查的案件,業者務必要正面、積極對待,應及時上庭應對,切勿不可關門逃避,也不好玩人間蒸發,或是對於勞工局的通知不理不睬,那樣只會令問題更加嚴重。被勞工局追究問題的業者,應委託代表律師出庭應訴。如果身陷經濟危機,也可詳細說明,令責任得到一定的減輕。
杭劍說,勞工法違規,即便是公司倒閉,依舊會追究到公司的業者個人身上,並不會因為是有限公司宣布破產或轉手就不了了之。逃避勞工局的追究,嚴重者將會引致刑事責任。杭劍並指出,也有華人業者在遭到勞工部門追究時,想出以更改餐館名字來試圖逃避責任。這樣的做法也不妥當。
當餐館轉手或使用全新的公司名字時,勞工局一般情況下都會進行全面詳細的調查,了解新餐館與原先存在勞工問題違規的餐館是否存在關聯,例如股東成分、管理者、員工組成等,同時也會要求新的餐館出示證據作出解釋,證明與原先餐館完全沒有任何聯繫才可。
美國華人餐飲業協會會長陳鍵榕表示,遭遇勞工部門追究的情況在華人餐飲行業非常常見。一方面,餐飲業勞工要了解相關的勞工法律,懂得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權益。另一方面,餐飲業者也應當遵照法律,避免被有惡意的員工以此報復。陳鍵榕表示,聯邦移民法、紐約州勞工法、僱傭稅務法對於僱主影響最深。
餐館業者應僱傭有身分或有報稅號碼的員工,正當地替員工報稅,並以支票發放工資,留下詳細的工資發放記錄,以避免遭到舉報或因為違反勞工法而惹上法律訴訟。同時,勞工法律師杭劍也指出,有僱主喜歡以現金形式發放工資,也沒有詳細紀錄。但是,即便是在日曆上記錄一下發放工資的數字、時間和對象名字,也是可以作為一項有效的證明證據。